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172节 (第3/3页)
行走的尚亮回到了阔别一年的教舍。 他的出现引起整个长安医术界震动。 武官派众位小姐在荷园开了诗会,每人出了十两银钱的份子钱。没有安排奢华的午饭,但是给三派做诗最好的小姐每人一盆名贵的君子兰做为奖品。 八月科考前夕的一天清晨,乌云密布,电闪雷鸣,天降倾盆大雨,骑马上早朝的官员个个被淋成了落汤鸡。 一个身着盔甲的军官骑着一匹快马狂奔至皇宫大门前,急吼道:“北地八百地加急军报!” 宣政殿内何冬带金冠着龙袍高高在上端坐于龙椅,文武百官分列两侧。 浑身湿淋淋脸上分不清是汗水还是泪水的军官跪到在大殿中央,失声哭道:“陛下,李太师与三万大军在匈奴皇朝追风草原失踪,至今已有二十七天没有音讯!” 何冬失态的站起来,急问道:“追风草原是朕的轩郎埋骨之地,先生怎么会去了那里?” 军官俯在地上大声泣道:“陛下,李太师要为轩郡王报仇,带了三万大军深入追风草原,谁料刚进去七天就与青城彻底失去联系。我朝备好的军草粮食都无处可送。” 何冬热泪盈眶,痛声道:“先生可是遇害了?” “陛下,三万大军二十七天没有供给,在辽阔的草原上怎么可能活下来?” “李炳刚愎自用,害死了本朝三万将士!” “陛下,匈奴皇朝吃过李炳的亏,岂能再吃一次?” “李炳以为仍能像上次那样大胜匈奴。他太狂妄自大,引得人神共愤,天降大祸于本朝,三万将士为他的过错牺牲!” “李炳何德何能当北地的总指挥?” “臣恳求陛下为了抚慰三万将士英魂,下旨削了李家一县公两侯爷三县主。” 几十位文官武官铺天盖地讨伐李炳、李家的声音,快要掀开大殿的屋顶。 何冬虎目圆瞪,大怒高声喝道:“吵什么吵,闭嘴!” 众官息声不语,脸上表情各异。 何冬哑声问道:“先生带着三万大军都有哪些将军?” 军官边重重磕头边道:“焱郡王、秦国公、秦世子……” 他一连报了九位将军的名字,直听得何冬脸色由青变白。 大殿久久的没有声音,何冬已然悲痛欲绝泪流满面。 尚胜山跪下磕头,沉声道:“陛下,活要见人,死要见尸。臣以为眼下应派军士去找寻李太师与三万大军的行踪。” 何冬闭目挥手道:“准了。退朝。” 不过一日,李炳率三万大军在匈奴皇朝追风草原失踪的事,传遍大街小巷。 李炳在皇宫不远处的县公府被失踪将士的几百名妇人、儿女围住哭骂,把门前的道路堵得水泄不通。 长安书院李府门外的草地、树下盘坐着几十个有了举人功名的学子,做了几首诗骂李炳羞辱李家,挨个叫着李家人男子的名字出来给牺牲的三万大军一个说法。 ------题外话------ 喜欢本文的亲们,请投票票。谢! 21 李家陷入绝境 李炳尸首挂敌国城头 贺氏下令将大门紧闭,白天任何人不得出入,不要与学子产生冲突。 曲氏得知李炳失踪一个月,哭得死去活来,午饭、晚饭都吃不下。 李晶晶劝道:“奶奶,爷爷只是失踪,还没有确切的消息说他战败阵亡。可别等爷爷凯旋而归,你饿得病倒没有力气迎接他。” 贺氏给曲氏抹着泪,道:“娘,晶娘说的对,这个时候你可不能病倒了。” 李云飞嘟着嘴拉着曲氏的手道:“奶奶,你再不吃饭,我与四哥也不吃了。” 贺继业奶声奶气的哄道:“奶奶,爷爷说不定明天就回来了。” 曲氏依言去了饭厅,瞧着满桌饭菜,想着李炳在草原上一个月无粮可吃,担忧难过痛心的又哭起来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