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第171节  (第2/2页)
系是真的好,胤禟也把胤禩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事情来办。    可怜老九现在蒙古的事情还没有完全的处理好呢,还要分神劳累胤禩的差事,真是辛苦啊!    按理来说胤禛和胤禩两个人也挂了蒙古方面的头衔,奈何最近的事情真的是太多了,所以两人大半的心思都不用在那里。    老九基本上就是完全的负责人了。    这也符合胤禛一开始的想法,反正审核的时候他出面就是了,这方面他肯定不会打折扣的。    这一点跟胤禟也说清楚了,弄的胤禟没有办法,只能尽量把差事办的干净利落。    胤禛的脾气有的时候不好,较真起来,不管是谁的面子他都不给,太子没有被废前,胤礽的面子胤禛都不买,更何况是老九。    除非是康熙出面,然而胤禟可不认为他能有这样的本事。    两天以后,胤禩又一次来到了胤禛这里。    兰庭备好了酒菜,这哥两是边吃边聊。    “四哥,我就不客气,先吃了。”这意思是说差事那我就先挑选了。    “八弟先请。”胤禛表示自己完全同意。    两个人酒足饭饱了以后,胤禩对着胤禛说道。    “四哥,弟弟想去山东。”    “这样也好,八弟温润如玉,这点你比我强的多了,如果我去山东,只怕处理的不好,就完全的得罪了士林,说起来哥哥要谢谢八弟承让了。”    胤禩也曾经想过胤禛的反应,可绝对没有料到是这样。    “四哥,京城水也不浅,四哥肯定也辛苦不少。”    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的,事情就在这个过程当中说定了。    ☆、272晋江v章    第二天一早,胤禛上朝的时候就把折子递了上去。    康熙仔细的看了以后,先压了下来。    转回头,就把胤禛和胤禩都叫到了宫中。    “老八,老四的意思你明白了。”    “皇阿玛,儿臣同意四哥的想法,江南不易动,可如果成了大势的话,江南士林还是原封不动的话,那恐怕就不好了。”    天下士子八分出江南,所以江南士林当中的看法对于读书人而言太过重要,然后有利就有弊,他们在乎脸面,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用圣人去压。    康熙点了点头,老四的主意不错,曲线救国,士林打交道方面还是老八更强一点,这哥两的分工倒也明确。    看来胤禛会用人啊!    康熙瞅了一眼胤禛,这个儿子也长大了,自从废了胤礽之后,康熙一直都不知道继承人该选择谁才好。    他的儿子不少,这挑选的余地就大,而康熙也是一个完美主义者,胤禛虽然有些地方不错,可后宅方面,那可是大忌。    只不过现在看起来也就是他的嫡子最多。    不要小瞧了嫡子的分量,在康熙眼中这是很能加分的一项。    本来康熙是除了嫡福晋一般不会过问儿子的后院的,除了胤礽以外,可是胤禛的毛病太特殊了,特殊到了康熙不记着都不行,每一次看到胤禛都会想起这个。    也是事关男人的尊严,弄得康熙老在埋怨胤禛,你说你上辈子没有积德吧,那不可能,因为能投身到皇家的肯定不差。但你也不能欠债欠成这样啊,弄得你只能卖身还了。    好在富察氏还算是个好的,如果不能生养的话,这个儿子不就是没有了血脉了吗?    每一次想到这里的时候,康熙又觉得胤禛可怜了。    这样的纠结情绪,让康熙在废掉太子以后,开始是真的没有考虑过胤禛,可是随着胤禛的办差和日益成熟,康熙有了这方面的想法。    也就是一个念头而已,毕竟康熙自认为他的身体还不错,现在骑马射箭各方面都挺好,一般人真的还不是康熙的对手,所以康熙觉得他在活个十年不成问题,既然这样,挑选太子的事宜还不着急。    “你们的思路不错,天下大势有的时候是不能逆转的,老四老八你们懂吗?”    康熙厉声说道。    “儿臣明白!”    所谓的大势自然是指康熙的意愿,于成龙的折子已经天下皆知了,既然是汉人提出来的,自然康熙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。    于是胤禛的折子准了。    京城当中就没有秘密,八阿哥出京的消息很快就引起了众人的关注。    “八爷不会去江南吧!”    “赶紧通知!”    康熙没有把老八去什么地方泄露出去,相反还让人以为胤禩去江南的可能性最大,这样做就是为了让人防不胜防。    而胤禛这边呢,已经做好了所有的准备。    “爷,都已经万无一失了。”    “那就好。”    第二天胤禛就开始了动作。
		
		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