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第七十四章 刘国能(求收藏)  (第2/2页)
慌乱中奔跑的百姓,直接叹了口气道“兴,百姓苦。忘,百姓苦。”    刘国能猛然间眼睛闪亮,瞪大眼睛,盯着李亭上下打量,犹如看到外星人一般。    李亭不知道哪里惹到他,“有何事?”    “你读过书?”刘国能带着不可思议的表情问道,似乎比他看到李亭破禹州城还惊奇的模样。    “峰峦如聚,波涛如怒,山河表里潼关路。望西都,意踌躇。伤心秦汉经行处,宫阙万间都做了土。兴,百姓苦。忘,百姓苦。”    李亭也没想到,刘国能居然问这个问题,随口就把这《山坡羊潼关怀古》给背了出来。    “看来你真的读过书,可有功名吗?”    “未曾参加科举。”    “真没想到,李团练竟是一个读书人,如此年纪,没有参加科举实在可惜。”    李亭差点笑出来,你,刘国能,闯塌天,赫赫有名的土匪头子,居然为我没参加科举可惜。    “难道刘将军参加过科举?”李亭揶揄道。    “吾乃廪生。”刘国能有些骄傲的说道。    秀才的考取难度其实很高,廪生更是不易。刘国能现在也就30出头的样子,他造反多年,按说年纪很轻就考取廪生。这个地地道道的学霸无疑。    这个年代,读书人本就不多,造反的读书人就更少,那些有身份的,沾染上这些匪徒,感觉都掉身价,有多远都躲多远,避之唯恐不及。    而这个巨枭,竟是读书人出身。    两人一下子有了沟通的桥梁,似乎一下子共同话题多了起来。    刘国能科场之上,少年得志,堪为他人生最光彩的时刻,那怕十多年过去,提到此事,他依旧两眼放光。    “失敬,失敬”李亭客气起来,他和大多数人一样都对特别能考试的人保持着一种格外的尊崇。    刘国能也不再客气,此刻,他不再是那个厮杀的一方枭雄,倒是一个指点李亭的读书前辈一般说道    “李亭贤弟,如此年纪轻轻,放弃读书,着实不该啊。若有可能,还是弃武从文好一些。战场之上,毕竟刀枪无眼。我若要能一直读书下去,也许也能是进士之身。”    刘国能带着无限惋惜的语调说道。    “金猴奋起千钧棒,玉宇澄清万里埃。今日欢呼孙大圣,只缘妖舞又重来。”    刘国能话里话外,以前辈自居的感觉很是明显。李亭对科考没什么兴趣,直接引用太祖之诗表明一下自己的志向。也用一些诗词,让这刘国能知道自己的水平,免得被他小觑。    “李亭兄弟,这是你写的诗吗?好大的气魄!要做斩妖除魔的孙大圣,好志向!”    李亭意味深长地微微一笑,没承认,也没否认。    这一下,刘国能再也难以平静下来,虽只是一首诗,这个气魄之大,以前简直都没见过。李亭话中之意,斩妖除魔,澄清寰宇,要做那孙大圣一般的人物。    这诗做的好,这气魄更是难以想象。    刘国能暗暗疑惑这是个18岁的年轻人吗?
		
		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