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三十七章 十里平湖  (第1/2页)
    在枯庙里,宁奕问太游山玄霄的问题并不难。    东境大泽,那几位老魔头,据说联手设了一个阵法屏障,现在南疆执法司,三座圣山,诸多人马,都拿老魔头没办法……大泽里凭空氤氲而出的灵气,足够让龟缩入阵的鬼修,在山头里修行一段时间。    宁奕要找到“山字卷”,就要找到灵气氤氲的起源。    这种事情,圣山大范围的搜查,一定比自己清楚。    宁奕想过最坏的情况……那几位大魔头联袂封锁了“山字卷”,以自己如今的修为,潜入大泽深处,恐怕是九死一生。    若真的如此,他只能制造动荡,借三圣山和执法司之手,攻破大泽,再趁乱取卷。    现在的情况,远远比宁奕想象中要好。    背负一整部《寻龙经》,这部风水堪舆神典的功效,随着宁奕修行境界的进步,一步一步提升,他虽然无法直接拿来推演“山字卷”,但可以不断走访灵气氤氲之地,不断缩小自己的寻找范围。    山字卷究竟藏在哪里……宁奕还不知道,但他已经将大泽寻找的范围不断缩小。    不在那些破败到荒无人烟的偏隅之地。    这就是最大的幸运。    ……    ……    金华城。    一座名字听起来很繁华,但其实跟想象中大相庭径的小城。    宁奕在城里栈租了一间房,打算住一小段时间,《金篆玉函》就快要看完了,山字卷应该就在金华城附近,不会超过方圆十里。    从整片东境大泽,缩小到一座小城,看起来有了很大的突破,但其实接下来的路,才是寸步难行。    如果真的是一根竹简……宁奕根本不知道会出现在哪里,白骨平原的感应到了此刻,已经处处强烈。    住店时候,店老板看这副还算和善的书生面容,好心给了他一些忠告。    城北多是乱坟岗,虽然有一座佛塔镇压,但还是不要靠近。    宁奕住店五天,白日背箱笼出门,晚上熬夜点灯读书。    这座金华城倒是奇怪。    东境大泽,前不久爆发了如此强烈的一场动荡,鬼修厮杀,在三圣山出手之前,据说琉璃山和大泽之间,两座鬼修势力对拼,导致生灵涂炭,死伤惨重……但金华城却不在其中,这座小城有如神佑,在鬼修争斗之中不沾水火,最终得以幸免。    听城里居民说,只有乱坟岗那片,偶尔有不听劝的外来人,想要试着去看一看,然后会不出意外的出事。    宁奕在城内读了五天书。    读完《金篆玉函》,默默咀嚼,略有心得,但唯一有些遗憾,就是这卷总结道门五术的珍稀古卷,没有让自己追溯到“山字卷”的源头。    宁奕越是试图捋清楚脉络,越是发现一件事情……    东境大泽的灵气异变,很有可能,就是由“山字卷”引起的。    ……    ……    读完古卷,决定出来走一走。    深更半夜,宁奕背着箱笼,离开金华城,前往乱坟岗。    站在乱坟岗前,这里煞气极重。    甚至与当初西岭十禁地的清白城相比,都不遑多让。    往往极阴之地,多生诡事,阴气汇聚,有人会眼花缭乱,神魂不够强大者,会出现幻觉……这就是寻常平民所认为的见鬼。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翻页)    这里本来应是一处极阴之地。    唯一有些可惜的,是乱坟岗对立之处,立着一座小山头,这座山头,坏了阴气。    那小山头里,有一座道观,住着一位年轻道士,城内居民对其相当恭敬,认为小城能在东境大泽局势当中得以完璧,全部要仰仗这位年轻人,这位年轻人下山时候,见了面的居民,都会极其尊敬地喊一声“活神仙”……只可惜宁奕并不认为如此。    世道这么乱,哪有那么多“活神仙”?    东境大泽的战局混乱,两方对立厮杀,至少会有命星级别的鬼修出手,真要有命星境界的修行者,实在不可能,落脚在金华城的落寞小山头。    这座小山头本来是荒山,山下是乱坟岗,旁边一座废弃古庙,死人无数,阴气大盛。    这年轻道士住了之后,有一抹生魂在,阴气的格局会被打破。    风水上来说,这是拿自己寿命来镇压阴间魂魄,必然会给自己带来不幸,若是修为不够强大,很有可能就被阴气反制。    不过……在东境大泽当散修,与鬼修作对,没能耐的都死了。    想来那道士应该颇有三分本事,在此地开山头,镇压煞气。    “真是嫌自己命硬呐……”宁奕拎着一盏灯笼,笑着望向那座“不老山”,这山名取得也是不怕因果。    不老山,真当自己是活神仙了?    三更半夜,小山头顶,道观的灯火隐约可以看见。    宁奕摇了摇头,自嘲地笑了一声,心想自己孤身赴荒坟,好像也是嫌自己命太硬,想找两个所谓的“猛鬼”来克一克?    抖了抖肩头书箱,拎着灯笼继续前行。 
		
		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